預感赤色中國難容身錢穆在香港建中文大學

當時中共貶斥錢穆「賣國」,受輿論影響,兄弟三人認為父親「逃港」即是不愛國的行為。當時18歲的二兒子錢行,甚至將毛的報紙文章寄給錢穆。錢穆想與子女團聚的願望沒有實現 ...

預感赤色中國難容身錢穆在香港建中文大學

人物特寫 / 第661期 20191127[1]

by 秦順天

1949年錢穆就預感到,赤色中國難有他容身之地。他在香港見到許多彷徨的流亡青年走投無路,於是創辦新亞書院。(新紀元合成圖)

1949年,當一些知識分子從香港北上迎接「新中國的誕生」時,錢穆遷往香港。 他預見,中共得天下即意味著中國文化傳統的中斷, 於是在英國屬地香港創建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——新亞書院,以發揚中國文化, 並預言:「此下世界文化之歸趣,必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宗主。」

文 _ 秦順天

靠自學 從鄉村教師到進入北大授課

錢穆,原名恩鑅,字賓四,清光緒廿一年(1895年7月30日)生於江蘇無錫的七房橋。他7歲入私塾讀書,1911年因辛亥革命,中學學校停辦,他輟學後自學。18歲後,錢穆當了十年小學教師,1922年以後,他又當了八年中學教師。

錢穆位於無錫七房橋的故居舊址。(賈夢龍/維基百科)

一直自學苦修的錢穆,致力於史學研究,1930年,因《劉向歆父子年譜》和《先秦諸子系年》兩本著作,使學界人士對其推崇備至。後由顧頡剛推薦,錢穆被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,講授中國上古史和秦漢史。

居北平八年,錢穆先後授課於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、燕京大學、北平師範大學等名校。

在燕大,錢穆見陳寅恪穿長袍,遂改穿長袍,一直堅持到老。當時北大名師雲集,戴金屬細邊眼鏡的錢穆,被學生評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,學生中有「北胡南錢」之說,胡即指胡適,他倆都因以演講的方式授課而聞名。

一次,燕大校長司徒雷登宴請教師,錢穆直言,入燕大校門即見M樓、S樓,既然在中國,就該起中國名字。校務會採納了錢穆的建議,後將M樓改為穆樓,S樓改為適樓,樓貝公改名辦公樓,其他建築也都賦以中國名稱。校有一湖,因一時無名,就根據錢穆的提議取名「未名湖」。

未名湖。(公有領域)

...

相關分類資訊

【林語堂故居】完整旅遊資料訊懶人包-臺北市士林區

臺北市士林區的林語堂故居地址在哪?林語堂故居詳細資訊如下:景點名稱:林語堂故居簡介:1966年林先生返臺定居,這座洋房由...

【錢穆故居】完整旅遊資料訊懶人包-臺北市士林區

臺北市士林區的錢穆故居地址在哪?錢穆故居詳細資訊如下:景點名稱:錢穆故居簡介:「素書樓」為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生前居所。...